服务电话:020-38250681
返回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具体措施

2021-01-21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具体措施


  一、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形成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1.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编制省国土空间规划,设置珠三角专章,推动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构建优质生活圈。2019年基本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020年基本完成市县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鼓励各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因地制宜编制功能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区域、城乡、陆海自然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整合利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地方立法研究,严格规划实施,同时积极通过空间留白、负面清单等形式增加规划弹性。探索“减量规划”实施政策,争取部每年下达一定数量的周转建设用地规模,实施建设用地复垦区“拆二留一”。(规划处、法规处、管制处、修复处负责)

  

  二、推进自然资源供给侧改革,加快国际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率先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2019年制订我省落实国家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竖向开发、分层赋权,建立地下空间使用权取得、流转和登记制度。探索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加快完善海域使用权出让、转让、抵押、出租、作价出资(入股)等权能。2020年底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权益处、登记处负责)

  3.探索自然资源供应新模式。鼓励产业用地试行“先招后拍”“带项目出让”方式供地。率先实施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和“带设计方案”出让,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建立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项目在用地期限内的利用状况实施全过程动态评估和监管。开展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海砂新砂源选址和市场化,探索实行海砂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打包统一出让。(利用处、海域处、矿管处负责)

  4.促进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以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落户为依托,配合省有关部门争取部在广东建设海洋科学国家实验室和自然资源类的工程技术中心,加快省海洋实验室建设。推动珠三角各市国家高新区扩容和各类专业性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转型升级。支持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核多节点”等科创载体、平台、合作区和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五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地勘处、科技处、利用处、管制处负责)

  5.支持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建设。支持各平台借鉴肇庆新区以土地股份化综合配套改革为内容的土地征收模式,实现连片整体开发。支持广州南沙向部申请追加建设用地规模。探索跨地土地合作开发模式,促进“飞地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争取部允许港澳法人凭境外法人身份证明材料办理不动产登记。选择广州南沙新区、佛山三龙湾、东莞滨海湾新区等平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管理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管制处、规划处、权益处、登记处、利用处、办公室负责)

  6.重点保障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统筹用地用海用林规模和指标,对纳入大湾区战略部署的重大平台、国家重要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和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对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以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方式供地。完善重大项目保障机制,制定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制度和重大项目清单,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规划处、管制处、省林业局、海域处、利用处负责)


  三、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积极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的美丽湾区

  7.强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充分发挥耕地多种功能,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路子,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确保项目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的前提下,允许调整项目区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促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业发展。争取部允许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确实难以避让且难以在辖区范围内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重点建设项目,在省其他地区落实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耕保处负责)

  8.构建粤港澳生态防护屏障。按照2020年大湾区内地森林覆盖率达到52%的目标,加快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推进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建设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森林生态廊道。争取部在广东建设国家红树林博物馆和湿地博物馆,支持珠三角各市建设1个以上国家湿地公园,努力将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请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积极争取创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试点省,以《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为基础,编制《广东国家公园规划》,积极申建国家公园。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实施海岸线占补制度和指标交易。推动创建“粤港澳和华南地区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省林业局、修复处、海域处负责)

  9.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在珠三角率先建立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对生态空间实行区域准入和用途转用许可,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禁止向涉及落后产能、设备、工艺的项目供地。争取省部联合开展“蓝色湾区守护行动”,建立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库,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减灾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编制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推进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国家、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以垦造水田、拆旧复垦、耕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等政策为基础,推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差异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推进珠江口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编制实施《广东省美丽海湾建设总体规划》,在大湾区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修复处、管制处、利用处、耕保处、省林业局、海域处、规划处负责)

  10.推进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结合水田垦造、海洋综合开发,发挥测绘、地质、森林、海洋管理的职能优势,整体提升广州从化古道、广州黄埔古港、珠海-中山岐澳古道、惠州惠东高潭古道等湾区内古驿道重点线路的品质,提升古驿道沿线大地景观,制作在线三维实景地图,将古驿道建设成为自然科普基地。突出“红色”和“绿色”元素,加强湾区内古驿道与古街巷、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等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连线开发,携手省有关部门促进粤港澳三地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遗产打造。(规划处负责)


  四、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11.完善 “三旧”改造政策体系。加快推进 “三旧”改造地方立法工作,争取2019年9月底前将《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管理办法》送省司法厅审查并按程序提请省政府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探索“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推行改造用途管制和容积率转移制度,试行以“区片地价”替代单个地块评估价,支持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将土地使用权返还给原土地权利人。借鉴香港城市更新的“强制售卖”制度,探索建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大多数产权人利益的“三旧”改造拆迁补偿矛盾纠纷司法裁决制度。制定《关于以“三旧”改造为战略抓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深入推进“三旧”改造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1年)》。(利用处、法规处负责)

  12.加快盘活闲置低效存量用地。加大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确保完成部下达的年度处置任务。推广东莞市、佛山市南海区试点经验,按国家部署有序推进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改革,探索通过资产重组、司法拍卖、有偿收回等形式盘活未达到开发比例要求的闲置土地,促进土地要素在市场主体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尊重历史、以用为先,推进解决统征地历史遗留问题。(利用处、管制处负责)

  13.鼓励土地多功能复合利用。鼓励地块多用途兼容,探索制定综合用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办法。鼓励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启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调查与安全利用评估项目,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制订地下空间出让基准地价。(利用处、管制处、规划处、地勘处负责)

  14.创新土地储备和土地开发。支持土地储备机构对农村集体存量土地进行整合和土地前期整理开发。探索成片开发、定制开发、联动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鼓励在城市新区通过短期土地租赁方式实施“梯级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充分预热挖掘土地价值。允许综合用地在规划管控范围内调整功能,提升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权益处、利用处、规划处负责)


  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奋力建设海洋强省

  15.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19年制订实施推进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海洋六大产业三年行动方案。与港澳拓展海洋经济合作,支持建设粤港澳合作用海示范区。加快惠州埃克森美孚、湛江巴斯夫等涉海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推动粤港澳合作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广州建设国家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江门建设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用海示范区。实施“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探索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方式,建设一批滨海旅游度假区、滨海特色风情小镇。适时启动海岸线修测。2019年率先完成省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编制。(海域处、海经处、管制处负责)

  16.加强海洋经济对外合作和金融创新。积极筹办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和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支持深圳设立国际海洋金融机构,支持广州发展海洋领域绿色金融。加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支持和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向海洋经济发展领域。(海经处、海域处负责)


   六、深化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17.探索用地审批新模式。对列入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规划或者行动计划的线性重大建设项目,争取部同意探索按县(市、区)分段报批,同时争取采取“预审-建设-审批”模式。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限额占用制度,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每年向部申请一定额度的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规模,按照“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先补后占”原则,统筹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对单体面积200平方米以下的厕所、垃圾储运、小型灌溉泵站等零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照原地类认定和管理。(管制处、调查处负责)

  18.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森林法》等法律框架下,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现用地用海“多测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推进用地用海用林并联审批,探索容缺受理、容错审批机制。持续实施不动产登记能力和作风建设“双提升”行动,2019年底前实现信息集成、流程集成式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一窗受理”,不动产登记涉及税、费网上自助缴纳,所有地级以上市城区范围全面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探索在广东自贸区内允许具有港澳执业资格的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按规定范围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管制处、海域处、省林业局、登记处、规划处负责)

  19.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导南海深入推进“三块地”改革,争取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集体土地整备、集体和国有用地“混合开发”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2019年全面完成试点工作。对列入乡村振兴相关规划和行动计划的建设项目,允许根据实际需要保留集体用地性质,通过“点状供地”方式落实项目用地。(办公室、利用处、管制处、规划处负责)   


在线留言Online Message

  • 华瑞兴公众号
  • 一滴水公众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159号富星商贸大厦西塔26楼(人民日报广东分社)

邮编:510620

邮箱:unitedway@gdhrx.com

电话:020 38250681/38250276/38250576

官网:www.gdhrx.com